我们学校的前身——旅大师范专科学校成立于1951年,那时候新中国成立不久,正处于大规模的经济和文化建设中。为了培养新中国各项事业所需要的人才,发展中学教育,旅大师范专科学校全体教职工同志和全体同学,以恒久的努力,完成了祖国和人民所交给的光荣任务。
我们从档案摘取了一些70年前,创校第一年里师生们克服困难,在教学、学习、工作中的故事,让我们一起回望艰苦岁月中的努力和奋进,在新时代担当使命,不懈前行。
▲旅大师范专科学校语文一班结业留念,1952年9月
教师教学的故事:
魏琦同志第一学期初次教新民主主义革命史,上课前,都把讲稿全部写出。因此,也经常备课到很晚,并在星期日到校备课。其他同志如王度虚同志每两,三周批改国文班五十多本作文,余宁生同志自己编著讲义,刻腊板,杨俊繁和韩进之,李永藩等同志都是初次使用新教材,在备课上也曾下过很大功夫。
人力不足的问题到第二学期时,虽然已经好得多,但在某些科别,如生物、体育、政治、数学等科,却和上学期有着同样的情况,每科都不足两个人,因此大家的负担也比较重,如王克烈和郑振坤二同志任课达到十二至十五小时没有相同的班次。这些同志和上学期那些同志一样,不仅毫无怨言,并且始终积极地坚持负责到底,努力钻研,如与学生实际,与中学实际密切,使学生在短期内加强,达到胜任初中教学的水平。这样,一直坚持到学生毕业。

▲ 老师认真讲授课程


▲旅大师专时期教科书(现于校史馆展出)


▲早期教科书(现于校史馆展出)
职工工作的故事:
又如总务处的刘咏新同志,每到拟造预决算款时,发工薪,助学金时,总是工作到半夜,有时甚至通晚不休息,采买老韩同志,已经五十多岁,整天在外面买东西,常常为了节省车费,自己一包一包地向学校扛。庶务、保管伙食的同志都是事繁人少,任劳任怨,埋头苦干,我们学校是创办一年来变动也比较大,总务工作的复杂性是可以想象的。今天我们总务工作和我们的教务行政工作中,虽然存在着不少的缺点,需要加以改进。但是,如果我们好好估计一下,这一年来总务工作的分量,再看看总务工作同志的人数,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,我们就不难了解到这些同志在其中是付出了多少无声无息的劳动,他们对我们学校也有不小的贡献。
我们工友同志们一年来也有不少工作成绩和进步,炊事员同志一年来进步也很大,上学期曾经举行过节约竞赛,注意节约粮食和菜肴。工友同志注意到爱护校产,节约水电。他们经常是在大家起床之前起身,睡静以后休息。最近学校增加不少同学,一时不及增加人员,炊事员同志不休假,每天做六顿饭,保证我们全体人员吃到伙食。同志们,对于这些终日埋首辛勤劳动着的教员和工友同志,我们需要尊敬他们的劳动,爱护他们的劳动,体贴他们的辛苦,友爱地对待他们和帮助他们。

▲ 同学们在新饭厅中吃午饭
同学们刻苦学习的故事:
至于同学方面,克服困难的优秀事例就更多些,他们首先普遍努力的克服着学习上的困难。一般地,他们的根底都比较差,但是他们却都非常虚心,非常刻苦钻研。尤其是那些来自小学教师的同学,往往不休息地学习着,学习态度也比较务实,不好高骛远,好问,不装懂,踏踏实实的学。因此他们进步很快。对于我们同学在学习中进步之快,自然地理教师李永藩同志说:“他们未入学前,没有学过自然地理,可是学习中提出来的问题,却像完全懂得的人提出的一样,曾经使他大为吃惊。”

▲ 同学们在听课

▲ 同学们在读报

▲ 同学们在讨论政治
为真实反映档案原始风貌,所用材料均按原文摘录,并保持原有字词的使用。